43mmps
/

那些政府機關翻譯的英文

Sep 28, 2020

範例圖,猜看看問題在哪裡。

不知道給誰看的雙語標示

近年來(約西元 2000 年到現在)台灣流行一種趨勢:大部分的路標、公告、指示、導覽手冊、入口網、ATM 等等給予公眾閱讀的文字,都會刻意的在中文下方加入外語、或給予外語版。

有些地方這樣做確實合理:例如桃園機場的指示如果沒有英文,那可以想像對外國觀光客來說會是多大的挑戰。但是有些如僅供國內提款卡使用的 ATM 或是補摺機,又好像沒有必要給予外語介面。畢竟從使用的角度來看,外籍人士本來就不需要操作,看得懂也沒有意義。

試想如果自己在國外,看到一張中文告示牌寫著「僅供本國人使用」會有甚麼感覺呢?

只檢討結果,不注重思考的文化

在眾多雙語標示中,最廣泛使用的大概算是政府機關所管轄的各項公共場域、設施、政令宣導。而公務員「多做多錯,少做少錯」的個性也是大家所熟知的。原因來自於目標導向管理方式(Results-based management):只要做好上面交代的事情。縱使知道換個方式可以做得更好,薪水也不會比較高,而且會增加出錯的機率,不如不要想。

我看懂了,可是你聽不懂

舉個例子,現在台灣的每一個地名、每一條路都有英文翻譯對吧?那麼有人能夠現場拼寫出自己家地址的英文翻譯嗎?不會沒關係,我也翻不出來。那麼至少看得懂、聽得懂吧?

Renai Road 是哪條路呢?

Google幫你念

正確答案是:仁愛路。

看不懂、聽不懂是很正常的。這裡就算找多益 1000 分的巨巨來也聽不懂,因為照英文發音規則根本念不出「仁愛」的發音。

我一直都很擔心萬一在路上遇到外國人問我「人內路」怎麼走的時候能不能回答的出來,好在筆者不住台北市,不用擔心這種問題。不過倒是遇過另外兩個問題:

Are Chungli and Zhongli the same place?

Where is the Ambassador Hotel?

第一個問題其實要追朔到台灣有過地名翻譯系統整合的歷史,詳情可以參考Wikipedia:台灣的中文羅馬拼音,裡面有更多耳熟能詳的例子像是淡水、宜蘭等;第二個問題不是公務機關的責任,但脈絡是相同的:「翻譯者並不把溝通作為首要目的」。那麼,這種翻譯理所當然無法使用。

誰來負責翻譯?

當然,時代在轉變,我們可以預期上面出現的案例在新一代專業的譯者進入業界後可以改變狀況,對吧?

並沒有

我們可以從交通部觀光局這個很需要跟外國人溝通的政府單位來看。這是政府公開資訊備份站的搜尋結果,時間是今日。

可以看到有一筆今年公告的多語翻譯案、一筆2016年自行車環島手冊的排版兼翻譯案,然後就沒有了。而且今年的多語翻譯案甚至還沒決標。 但是觀光局應該有很多需要翻譯、或是原稿就是英文的文宣吧?這些是誰在負責的呢?

投標廠商的真實

這裡只敘述我的經驗,我所接觸的單位並不多,無法代表所有單位都是這樣。 筆者接觸過某個政府單位資訊系統的前後台維護案,當時的身分是一名全端工程師。這個系統的前台,也就是給一般人使用的部分,是有英文版的,不幸的是翻譯並沒有到很完整。並且,同時也有一部份小修改必須處理。因此當時的處理方式是整個重新翻譯一次,而負責的譯者是:

我本人。

老實說我並沒有翻譯的很好。我已經盡我所能的翻譯成國際英文用語,但平時接觸的是程式語言相關的英文資訊,資訊工程系也沒有給予任何的翻譯理論課程(誰會想得到工程師還要兼翻譯)。我只能盡量的讓它看起來像是 Native Speaker 所寫的東西,並且去除掉任何專有名詞和台式英文構句。 但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也不會把問題丟回給業主叫他們找人翻。後果只會是業主的專案承辦人自己翻,說不定還更糟糕。

翻譯終究是要給使用者看的

說到結論其實很感慨。我自己也知道要求業主為了這種小東西開標案找人來標是不可能的;而要求普通的接案公司常備專業人員也不實際:有一點外文能力的工程師不會願意屈就接案公司的薪資,專職翻譯人員一年可能只需要工作兩三天更不划算。

但是,回過頭來看看一開始的附圖,看看我們從來沒有注意到的,那些日常生活中的翻譯。這張圖中除了標點使用錯誤之外,「Place your phone without IC card」本來就是很詭異的構句。沒有中文的話我敢打賭連台灣人自己都看不懂。

身為一名工程師、一名資訊從業人員,我認為這是使用者體驗(User Experience)問題,應該實際找個英語使用者來進行盲測。如同第一段所述,日常生活中的翻譯是要拿來用的,請考量到真實的使用情境。可以的話最好是連中文的部分都找個不懂產品的人來盲測,貫徹使用者體驗測試(User Experience Test)的理念。

願爛翻譯與爛體驗遠離我們的生活。

標籤

工作

catLee

[email protected]

初音不是軟體。